珲春市丝绸之路渤海古镇旅游基础设施项目。
曾凡亮 摄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,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。
那么,如何“融合”才能发展?怎样统筹才能促振兴?珲春市以丝绸之路渤海古镇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。
日前,记者在丝绸之路渤海古镇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现场看到,气势恢宏的山水礼门在两侧汉阙台的陪衬下巍然矗立;沿白色大理石丹陛两侧拾级而上,入目一组山水屏风,后靠黛瓦白墙大唐风楼阁,前倚蜿蜒回转的“护城河”;山水廊桥、鼓楼风韵……曾经的珲春市英安镇西郊村,如今已变成了唐风浓郁的渤海古镇,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收尾作业。
“珲春市以丝绸之路渤海古镇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具体实践,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乡村振兴发展方面的要求。”珲春市丝绸之路渤海古镇游客服务部负责人尹蓉介绍说,项目计划总投资4.8亿元,依托珲春曾为渤海国都的历史背景,通过古建筑复原、特色文化街区、历史情景再现等多重手段,打造集考古科普、文旅观光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地标性文化旅游综合体,是珲春市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标志性项目,也是珲春文化旅游的新地标。
“项目分两期建设,目前,项目一期外部主体建设已进入尾声,正在进行内部装饰和外部绿化景观布局,将于明年5月投入使用。”尹蓉表示,项目一期投资3.3亿元,于2022年8月开工,用地面积8.66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2.8万平方米,建设集散中心、副都统衙门博物馆、服务中心等。同时,规划建设桥梁、旅游公厕等附属设施。项目二期计划投资1.5亿元,主要建设民宿区,增加特色民宿项目。项目建成后,预计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。届时,将极大优化珲春旅游消费环境,完善旅游基础设施,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,对珲春市旅游业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。
初审:鞠艳红
复审:李娜 穆蓉
终审:刘海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