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珲春,有条“网红”街道——“蟹”逅珲春海鲜街。街口大门两侧对联上书“海鲜三国汇;东方最美味”,横批“敢为天下鲜”,充满豪迈与自信。
在这条长145米的街上,巨大的帝王蟹模型格外引人注目,大大小小的海鲜店遍布街道两侧并延伸到周边,店内帝王蟹、板蟹、毛蟹、北极贝、扇贝等各式海鲜琳琅满目。节假日期间,海鲜街单店日接待超100桌。“蟹”逅珲春,已成为全国游客品尝帝王蟹的首选地。
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“蟹”逅珲春海鲜街,商户们便开启了忙碌的一天。
蟹港海鲜店内,老板高鹏戴着橡胶手套,熟练地抓起一只5斤多重的帝王蟹,热情地向顾客介绍:“您看这只!腿粗、脐部鼓,保准满膏!看您昨天来过,我给您个优惠价……”一旁,内蒙古游客李娜玲一边给水箱里一只只鲜活的帝王蟹录像,一边兴奋地说:“昨天,我们一家在这儿吃了帝王蟹,孩子念叨了一晚上。这不,今早我们赶早来挑选帝王蟹,准备回去送给亲戚。”
艳阳高照,海鲜街逐渐热闹起来。中午十二点,海鲜街上已挤满前来尝鲜的游客。沈阳游客李女士在蟹港海鲜店的海鲜池前,举着手机拍视频。她面前的帝王蟹足有脸盆那么大,蟹壳泛着青黑色的光泽,蟹足上的尖刺根根分明。“我们从沈阳自驾而来,就为了这一口鲜。”她笑着指向同伴手中的购物篮,里面“躺”着三只还在挣扎的板蟹,“你看这蟹腿多有劲儿,肯定很美味!”
在餐厅里,高鹏化身“店小二”,忙着给顾客上菜。“您好,您的‘帝王蟹三吃’好了!”他擦着汗告诉记者,“暑期以来,每天生意都很好,今天晚上还有好几桌预定的客人要来,后厨的师傅们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。”
在厨房里,厨师长正颠着铁锅,金黄的蒜蓉裹着蟹肉翻飞,香气瞬间弥漫整个厨房。“这避风塘帝王蟹,年轻人点单率最高。”他指了指菜单,上面“清蒸”“辣炒”“蒜蓉”等多种口味的海鲜菜品应有尽有。
“以前游客只吃清蒸,觉得原汁原味最好吃。现在不同了,许多吃过特色口味海鲜的客人,会主动发朋友圈帮我们宣传。”据高鹏介绍,除了国内游客,店里每天都能接待好几桌俄罗斯游客,他们对中国海鲜制作的独特口味赞不绝口。
夕阳西下,海鲜街被染上一层暖橙色的光辉,街上弥漫着各种海鲜烹饪的香气,炭烤的焦香、清蒸的香甜、辣炒的浓郁,交织在一起,刺激着游客们的味蕾。
在罗津海鲜店,烧烤师傅正全神贯注地翻动着烤架上的帝王蟹。蟹壳在炭火的烘烤下渐渐变得红亮,油脂滴落在炭火上,溅起朵朵火花。“这帝王蟹炭烤出来,外皮酥脆,里面的肉鲜嫩多汁,很多游客就爱这一口。”烧烤师傅笑着说。此时,店里已座无虚席,游客们一边大快朵颐,一边热烈地交谈着,欢声笑语回荡在店内。
街道另一头,渔夫码头店的打包区里,工人们正麻利地将一只只活蟹用海绵包裹,装进保温箱内。北京游客张琳看着工作人员将冰块和海水倒入保温箱,仔细检查了包装后说:“珲春的海鲜真是新鲜又便宜,我买了五只帝王蟹,寄回家给父母。”
渔夫码头店老板郎娜一边翻看快递单,一边自豪地说:“如今,‘珲字号’海鲜声名远播,我们这些小商户也搭上了‘流量快车’,店里通过‘直播+线下’模式销售海鲜,销售额越来越高,生意越来越红火!”
“蟹”逅珲春海鲜街,“街”锁了流量密码,“街”住了“泼天富贵”,“街”续了珲春的海鲜传奇。在这里,每一口美食,都是对味蕾的犒赏;每一个小店,都藏着生活的巧思;每一次相遇,都交织着人间的温情……
流光易逝,小街常在。四海饕友在这里开启一场与烟火人间的精彩“蟹”逅。
——记者手记——
漫步珲春海鲜街,记者深切感受到“鲜”味带来的震撼。它不仅是一条美食街,更是珲春旅游与经济深度融合的缩影。曾经的边陲小城,因这“鲜气”而名声在外,因这“鲜劲”而焕发出蓬勃生机。如今,这股“鲜”力量正在珲春大地持续涌动,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初审:鞠艳红
复审:李娜 穆蓉
终审:刘强